美國《滾石》(Rolling Stone)雜志公布將波士頓爆炸案嫌犯焦哈爾·薩納耶夫(Dzhokhar Tsarnaev)的一張面容憂郁的照片作為新一期雜志的封面。此舉一出,民眾紛紛憤慨不已。一些批評人士稱,這種行為是將薩納耶夫描繪成了名流人物,還有人認為這讓薩納耶夫變成了一名烈士。馬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州長德瓦爾·帕特里克(Deval Patrick)也稱這個封面“讓人倒胃口”,與此同時,出于對遇難者極其家屬的尊重,西維斯藥房(CVS)承諾將不會在其店內(nèi)出售這期雜志。新英格蘭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連鎖店也對《滾石》雜志這種“美化邪惡行為”的做法表示抵制。先不說《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頭版曾將特薩爾納伊夫的照片登上頭條,《滾石》將其頭像做封面實在是“無聊”、“無意義”、“贏利性”的舉動。
《華盛頓郵報》編輯埃里克·威爾伯(Erik Wemple)指出,這張照片并不僅僅局限于贏利,還是一個聰明且受人關(guān)注的新聞賣點。將一個恐怖分子描繪成一個溫柔帥氣的形象而非丑陋可怖的樣子,《滾石》用現(xiàn)實暗示并顛覆了我們對恐怖分子形象的預(yù)想。特薩爾納伊夫的外貌與我們對恐怖分子長相的猜測截然不同。《滾石》在其封面上問道,“我們認為薩爾納耶夫應(yīng)該是什么樣子?我們希望看到什么?”。答案當然是——一個怪物,一個有著野蠻邪惡外在的粗俗的人。然而從《滾石》的封面我們得到了一個警示,恐怖分子可能就是我們身邊某一位認識的人。
從文章本身來看,這張配圖卻十分合適。這篇報道由珍妮·瑞特曼(Janet Reitman)歷時兩個月調(diào)查撰寫,文章中講述一個可愛孩子是如何一步步變成可怕的野獸的故事。而在這一過程中,激進的伊斯蘭教團體對薩爾納耶夫與日俱增的影響首當其沖(封面的標題提及到伊斯蘭教,民眾也可能因為讀到這個附文而感到憤怒)。可愛少年向罪惡兇手的墮落雖已不是新鮮題材,但仍具有強大的敘事性。《時代周刊》(Time)雜志也曾從類似的角度對哥倫拜恩(Columbine)槍擊案進行報道。在雜志封面中,兇手被稱作“隔壁的怪物”,并發(fā)問,“他們?yōu)槭裁醋兂闪诉@個樣子?“
然而,當哥倫拜恩槍擊案兇手登上《時代》封面時,幾乎沒有人發(fā)出像現(xiàn)在這樣激烈的憤慨。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時代》專注于對新聞的報道,而《滾石》則更加注重在音樂和文化領(lǐng)域。因此《滾石》的封面主要是擁有較高社會地位的名人。很多人已經(jīng)忘記了,以Lady Gaga為封面的一期,收錄了關(guān)于邁克爾·黑斯廷(Michael Hasting)對麥克利·斯特爾將軍(General McChrystal)的調(diào)查報道就很有看點。
不過,《滾石》雜志還出版了幾期對出色新聞報道,《滾石》眾編輯也支持他們的封面人物。并且他們也有權(quán)利這樣做,因為他們沒有“美化”任何人。但不管怎樣美化薩爾納耶夫這個封面,他代表的都是臭名昭著而非名人,畢竟這個封面也是將他視為“爆炸案兇犯”、“怪物”來進行報道的。確實,《滾石》編輯也清楚地知道薩爾納耶夫的外貌會吸引一大群以年輕女性為主的怪異粉絲,她們可能會受到迷惑,以此斷言他的清白無辜。但是,假設(shè)《滾石》是在通過自身雜志來增加對薩爾納耶夫的崇拜這個想法荒謬至極,即便換作《時代周刊》和《紐約時報》,這個假設(shè)也不成立。我們以為媒體會重申:精神變態(tài)者的形象都是瘋狂的、古怪的、可怕的,這種洪水猛獸般的特質(zhì)是我們能輕易辨識且避之不及的。但《滾石》這次的封面提醒了我們事實并非如此。某些精神病患者可能手持槍支直接掃射攝像機,其他的則可能和普通人一樣穿著簡單的T恤自拍。就像特薩爾納伊夫朋友們所言,在發(fā)現(xiàn)表象下隱藏的邪惡時,我們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得心應(yīng)手。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歐葉 編輯: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