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京津冀作為中國首都所處地域、中國三大城市群集聚區(qū)域之一,區(qū)域資源承載力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容量究竟有多大?最大極限能承載多少人口?什么是區(qū)域資源環(huán)境承載力最突出的“短板”?昨天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京津冀發(fā)展報告(2013)——承載力測度與對策》正式發(fā)布(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由中國社科院、首都經貿大學,以及國家發(fā)改委、北京市發(fā)改委等單位專家學者組成的課題組完成。
報告首次對京津冀區(qū)域的人口、土地、水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承載力進行實證研究,得出數據。其中,北京市2011年常住人口已達2018.6萬人,人口密度由1999年的766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1230人/平方公里,已經超出了土地資源人口承載力。
□水資源
水資源承載力成最大短板
藍皮書指出淡水資源是京津冀區(qū)域承載力的最大短板。作為“資源型”嚴重缺水地區(qū),人均水資源遠低于國際公認的嚴重缺水標準。按照國際公認標準,人均水資源低于1000m為重度缺水。2011年北京水資源總量為26.81億m,按照2011年末人口計算,北京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19m,遠低于國際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000m的重度缺水標準。
2011年天津市水資源總量為15.4億m,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16m,約為當年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15。即使是河北省,絕大部分地市行政區(qū)水資源也極為貧乏,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遠低于國際嚴重缺水標準。
藍皮書顯示,北京市的水資源人均需求量約為345m,天津市的水資源人均需求量約為279m。以此推算,北京市當地水資源只能承載667萬人,相當于現有人口規(guī)模的40%,現實供水量的水資源承載力約1000萬人左右,相當于現有人口規(guī)模的60%;天津市的當地水資源只能承載431萬人,相當于現有人口規(guī)模的38%,現實供水量的水資源承載力約839萬人,相當于現有人口規(guī)模的74%。由此可見,京津冀當地水資源量難以支撐現有人口規(guī)模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用水需求。
與此同時,北京和天津的現實供水量均高于當地水資源量。北京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23億m,近年來用水總量在35億m左右,用水缺口約12億m,主要依靠地下水超采和從周邊省份的調水來彌補。由于人口快速增長,生活用水已占用水總量的44%。如果人口持續(xù)膨脹,南水北調的水量將會被快速增長的人口所吞噬。天津市正常年景下水資源量約12億m,近年來用水總量約23億m,用水缺口約11億m,主要依賴引灤工程和引黃工程的調水來彌補。
北京水資源缺口22.7億m
藍皮書編委會成員,中國科學院石敏俊教授介紹,一個區(qū)域的水資源消費實際上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來源于當地水資源和跨區(qū)域調水的“看得見”的水資源;另一部分是隱含在區(qū)域間商品與服務貿易中的“看不見”的虛擬水流動。本次研究既包括直接的水資源消費,也包含間接的水資源消費,即隱含在商品生產過程中的虛擬水。
根據測算,現實供水量與實際用水需求之間的缺口,北京為22.7億m,天津為8.1億m。課題組專家指出,京津冀地區(qū)的水危機是京津城市發(fā)展的最大制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