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峽,又名夔峽。西起重慶市奉節(jié)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zhèn),全長約8公里。在長江三峽中,雖然它最短,卻最為雄偉險峻。
奔騰咆哮的長江,一進(jìn)峽谷便遇上氣勢赫赫的夔門。夔門兩岸的山峰,陡削如壁,拔地而起,把滔滔大江逼成一條細(xì)帶,蜿蜒于深谷之中。這里河寬只有一、二百米,最窄處不過幾十米;而兩岸主要山峰可高達(dá)1000-1500米。這里峽深水急的江流,綿延不斷的山巒,構(gòu)成了一幅極為壯麗的畫卷。正如郭沫若《過瞿塘峽》一詩所云:“若言風(fēng)景異,三峽此為魁”。
在長江的白鹽山上,有一塊巖壁的顏色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呈現(xiàn)出粉紅色,這里就叫做粉壁墻。而在粉壁墻上,則有著名的瞿塘摩崖題刻。在這些眾多的摩崖題刻里,比較有名的、也可以說形體比較大,大家在船上能清晰地看見的有兩個,一個是由孫元良將軍寫的“夔門天下雄,艦機輕輕過”,寫出了瞿塘峽特色所在;另一個是著名的愛國將領(lǐng)馮玉祥將軍所寫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以激勵由此出川抗日的將士。
瞿塘峽以“雄”著稱。西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高數(shù)百丈,寬不及百米,形同門戶,名“夔門”,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左邊的名為赤甲山,右邊的名為白鹽山,不管天氣如何,總是迂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長江辟此一門,浩蕩東瀉,兩岸懸崖峭壁如同刀削斧砍,山高峽窄,仰視碧空,云天一線,峽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處不足五十公尺,波濤洶涌,奔騰呼嘯,令人驚心動魄。
瞿塘峽的名勝古跡,多而集中,游覽者稱便。峽口的上游有奉節(jié)古城、八陣圖、魚復(fù)塔。峽內(nèi)北岸山頂有文物珍藏甚多的白帝城,驚險萬狀的古棧道,神秘莫測的風(fēng)箱峽;南岸有題刻滿壁的粉壁墻,富于傳說的孟良梯、倒吊和尚、盔甲洞,洞幽泉甘的鳳凰飲泉等。在風(fēng)箱峽下游不遠(yuǎn)處的南岸,有一座奇形異狀的山峰,突起江邊,人稱“犀牛望月”,惟妙惟肖。出瞿塘峽,峽口南岸的大溪文化遺址,是考古工作者最感興趣的地方。距白帝城僅幾公里的杜甫草堂遺址,更是詩人流連忘返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