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站環(huán)球在線消息:曾任全羅道兵馬節(jié)度使的十二世田得雨,臨死前特意把宮內(nèi)的漢語翻譯請到床前,用盡最后的力氣,說:“我是中國人,家在廣平府雞澤縣風正村,把這事記入家譜,讓子孫后代都知道。”
在韓國,有一個田氏家族,300多年的家族歷史上寫滿了榮耀。田氏家族成員身處韓國上層社會,遍布韓國軍、商、文化等各個領(lǐng)域,其中包括韓國陸軍總司令(中將)、韓國高麗海運株式會社CEO、韓國檀國大學校長等等,后代已達百余人。
韓國田氏的祖先曾官至國相,聲名顯赫。奇怪的是,這家人卻一直保持著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家譜是用漢字書寫的;除夕夜他們也貼春聯(lián),吃年夜飯;正月初一到十五,會串親戚、拜大年,吃餃子;元宵節(jié)點燈籠,吃五谷雜糧飯。原來,他們的祖先是中國人。
今年麥苗正綠的時節(jié),記者來到了河北邯鄲的雞澤縣風正鄉(xiāng)。開闊的大馬路邊,興建了不少棉紡廠。風正鄉(xiāng)是雞澤縣最小的鄉(xiāng),這里居住著田氏宗親在中國同宗族的親人。在風正村“田氏宗親理事會”,家族21世傳人田連平當著記者的面,恭恭敬敬地打開一只紅色木箱,里面是幾十本不同年代和版本的田氏族譜。他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冊黃綢包裹的明代族譜,掀開黃綢,紅木板上赫然寫著“田姓總譜”四個大字。內(nèi)頁記載族譜的紙張都已發(fā)黃變脆,參差不齊,無聲地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在族人的講述和族譜的印證下,一段塵封了367年,歷經(jīng)明、清、民國和新中國四個時期的中韓尋親記,歷歷在目。
九世田好謙 明朝流落到韓國
與華北平原眾多移民一樣,風正村田氏家族也是從山西洪洞縣遷徙而來的。宋末,老田家有兄弟四人,老大留在山西,老三遷到河北省永年縣,老四遷到河北省大名府,老二,就是遷到了如今風正村的田彥實。
明朝后期,風正村田家已到了第七代,出了兩位“高官”,老三田應(yīng)弼是御史大夫、老六田應(yīng)揚是兵部尚書。風正村原叫馮鄭堡村,為褒獎廉潔奉公的田氏兄弟,皇帝特御封村名為“風正”,意指田氏兄弟風清氣正,為人楷模。當時,從雞澤縣城到風正村的12里官道上,豎有10座牌坊,其中4座為田應(yīng)弼或田應(yīng)揚而立。
明朝時,田家和朝鮮一帶有了生意上的往來。公元1637年明朝崇禎年間,老六田應(yīng)揚的孫兒——28歲的田好謙奉后母命,前往朝鮮一個小島上要賬。恰逢清兵突襲,清將見田好謙長身秀貌,風度凝重,所有俘虜中唯獨放了他一條生路。田好謙流落到朝鮮國,因?qū)懙靡皇趾米郑黄桨脖鵂I選中,他和十幾個中國人被送到將軍具公門下。具公命他們席地而坐,賜酒和干魚。其他人都端著飯盆大吃大喝起來,只有田好謙獨自站著,他說:“喝酒必須要有禮節(jié),而且中國人不吃腥膻的魚肉。”具公很驚訝,請他到堂上坐,以賓主禮行酒,田好謙方才取食,并作揖相讓。
具公欣賞田好謙懂禮、誠實,對待他就像自己的親人一樣。1644年3月,具公部屬發(fā)動兵變,形勢危急。田好謙機警地平定了叛亂,具公十分感激,三次想提拔田好謙,均被他以“自己是中國人,不懂朝鮮語,無法治民兵”為由謝絕了。后來,田好謙的過人膽識和才干受到國王的賞識,命他為朝鮮通政大夫、龍驤衛(wèi)副護軍(二品,相當于衛(wèi)戍區(qū)司令)等要職。
田好謙在河北曾娶妻宋氏并生有一子,小名存兒。在高麗,他又娶浙江義烏張氏為妻,生下四男三女。雖身居高位,有家奴伺候,又有都城百里之內(nèi)的良田、俸祿,田好謙卻經(jīng)常對子孫說:“我們的老家在中國廣平府風正村,等世道太平了,一定要回去認祖歸宗。每逢佳節(jié),他都帶著兒孫們到海邊,向著家鄉(xiāng)的方向跪拜祭祖,淚流滿面。
田好謙年老時哭瞎了雙眼,常常悲嘆在有生之年恐難歸鄉(xiāng)。為聊解田好謙的思鄉(xiāng)之情,子孫們按照他的描述在漢城的西北建了一個“風正村”:家廟在村中央的街北,廟前栽一棵槐樹,家廟的左邊是關(guān)帝廟。子孫們用大轎抬著田好謙,在漢城周圍轉(zhuǎn)悠,直至“風正村”。田好謙摸摸廟,又抱抱樹,當真以為回到了家鄉(xiāng)。不久田好謙就去世了。
十二世田得雨 墓碑留存銘祖訓
清朝康熙年間,公元1706年,正是田好謙去世后的第20個年頭,田好謙次子——田會一出使京城。自從踏上中國國土,田會一逢人就打聽雞澤縣。在三河縣(距雞澤縣200里)守備以及翰林、吏部的幫助下,田會一得知當年雞澤縣中了兩名舉人,田思齊和胡御枚。
田會一大喜過望,可惜田思齊卻在兩年前奔母喪返家鄉(xiāng)。因出使期限將至,田會一只好把田好謙畫像和書信托付給胡御枚。畫像和書信輾轉(zhuǎn)送到風正村后,田氏家族激動萬分,拜謝天地。待田思齊日夜兼程趕回京城時,田會一已返回朝鮮,臨走留下一本朝鮮田氏家譜。從此,風正田氏將田好謙的畫像供在祠堂,按照田會一提供的世系,把家譜上田好謙后面的空白續(xù)接下來。
此后,中韓田氏宗親間偶爾也有書信往來,但遺憾的是,兩地親人始終未能相見。韓國田氏立下祖訓:“我們的根在中國,我們的老家在廣平府風正村,我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所有韓國田氏宗親的墓碑都用漢字刻上“廣平府田氏”,以志根脈所在。
曾任全羅道兵馬節(jié)度使的十二世田得雨,臨死前特意把宮內(nèi)的漢語翻譯請到床前,用盡最后的力氣,一字一頓地說:“我是中國人,家在廣平府雞澤縣風正村,把這事記入家譜,讓子孫后代都知道。”說完就闔然長逝。至今田得雨墓碑仍留在距首爾百余公里的“三八線”上,戰(zhàn)爭留下的累累彈痕清晰可見。軍事管制區(qū)內(nèi)的墳?zāi)贡驹撨w移,但田得雨深受韓國政府和人民的尊敬。據(jù)韓國軍方解釋,存留于此的田得雨陵墓,意為讓“大將軍鎮(zhèn)守邊關(guān),保佑國泰民安”。
十九世田順國 不忘遠方同族人
在朝鮮田氏宗親千方百計尋根故里的同時,風正村的田氏家族也日夜牽念著異鄉(xiāng)的血脈同胞。20世紀20年代后期,雞澤縣風正村田氏族人在經(jīng)濟條件十分拮據(jù)情況下,大家分攤籌集資金,派田姓兩個壯漢身背家譜徒步前往朝鮮尋親。當時由于日本已經(jīng)占領(lǐng)朝鮮,到達鴨綠江邊費盡周折,二人也沒能進入朝鮮國境,資金耗盡,二人討飯而歸,歷時將近一年。
不久,日本強盜的鐵蹄又踐踏上了中國的土地。20世紀30年代風正村田氏收到了朝鮮田氏同胞的來信,信中說日本強盜十分殘忍,在朝鮮的田氏同胞欲集體遷回中國生活。他們不知道,中國的田氏宗親同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秀才出身的田金標代表中國田氏宗親給朝鮮的田氏同胞回信,詳細描述了中國的狀況。此信不知對方是否收到,但自此后,戰(zhàn)亂連年,朝代更迭,政府變遷,建制重新設(shè)置,中朝田氏宗親就中斷了音信。
20世紀50年代后,由于中韓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原因,直接的溝通渠道受到限制,但中韓田氏宗親的血脈親情始終是呼應(yīng)的,一俟刀戈偃息,雙方又相互尋找。韓國田氏十九世田明煥老人囑咐兒子田文一定要找到在中國的根。而中國風正村田氏十九世田順國臨去世時也對孫子田連平說:咱田家的人在朝鮮三八線附近,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找到他們,咱們是一條根啊。
二十世田文堎 尋根中國話親情
韓國的田氏自稱廣平風正人,他們修建的家譜就題名為《廣平田氏世譜》。而現(xiàn)在的邯鄲市轄內(nèi)有兩個“廣平”,一個是在邯鄲偏東南的廣平縣,一個就是在邯鄲偏東北的“廣平府”,就是曾經(jīng)管轄風正村的廣平。新中國成立后,當年的廣平府治現(xiàn)在已變成了永年縣東部的廣府鎮(zhèn)。所以開始時,田氏宗親的二十世傳人,韓國高麗海運株式會社CEO田文,在廣平縣怎么也找不到風正村。
直到21世紀,田文仍通過公司在中國的5個辦事處尋找著風正村的親人們。他不敢忘了老父親田明煥的囑咐: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找到田氏的根,完不成祖宗傳下來的遺愿,死不瞑目。
幾經(jīng)周折,田文公司在青島的辦事處終于打聽到了風正村。田連平始終忘不了2004年5月9日,那天他接到了這個尋親電話。“我當時拿電話的手都發(fā)抖,失散韓國多年的親人終于要找到了!”時隔4年談起此事,田連平的語氣里還帶有無法抑制的激動。3天后,他和兩位族人趕到青島,把風正村田氏的所有信息傳真給身在首爾的田文。田文欣喜不已,迅速通知了韓國所有的田氏宗親——“老家人找到啦!”
好消息在風正村也炸開了鍋。風正村“田氏宗親理事會”連夜組織族人,將兩地宗親的名稱按照輩分排列起來,續(xù)接中韓田氏族譜。田連平等人專門到山西洪洞大槐樹取經(jīng),學習鳴炮、獻花、致辭歡迎、排輩分、認親等祭祖禮節(jié)。
2004年6月29日,田文和韓國著名的國語學家、原檀國大學校長田光鉉,韓國化學企業(yè)社社長田得等一行九人,代表韓國田氏宗親會,回風正村認親祭祖。在長12米,寬3米的族譜圖前,田文一行難掩熱淚。他們在黃土掩埋的祖墳前長跪不起。
2004年11月13日,應(yīng)韓國田氏宗親的邀請,田連平等一行3人直飛韓國探親。90歲的田明煥在家譜圖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泣不成聲。
從田好謙離開中國土地到2004年,歷經(jīng)367年,韓國和中國的田氏宗親,為了接續(xù)失散的血脈根系,圓一場骨肉相聚的夢,矢志不渝。如今,田文遵照父親遺愿,在中國的風正小學設(shè)立了“明煥獎學金”,每年由韓國田氏宗親會撥款,獎勵田氏學有所成的后人。除了文化交流和親情往來,在韓國田氏宗親會的全力幫助下,雞澤縣加大了與韓國企業(yè)之間的商貿(mào)洽談。韓國廣平田氏宗親會會長田光鉉深情地說:“崇尚祖先的精神,對田氏家族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個財富。我們找到了我們的根,我們不會忘記中韓根深一族的事實。”
(來源:《環(huán)球人物》雜志 編輯:劉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