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在線消息:“有生命就有希望。”因病導致全身癱瘓的世界頂尖科學家斯蒂芬·霍金以親身體會向香港市民講述他對生命的看法。
無論命運有多壞,人總應有所作為
13日下午,霍金出席在香港科技大學舉行的記者會。患有肌肉萎縮癥的霍金,全身癱瘓且喪失語言能力,只能通過電腦系統(tǒng)和語音合成器回答記者的提問。
雖然身體嚴重殘障,但霍金不怕艱辛,創(chuàng)造出震驚世界的科研成果。除了關于宇宙、黑洞的理論外,人們最為關心的是他如何戰(zhàn)勝巨大的挑戰(zhàn)而獲得不朽的業(yè)績。
有一香港青年曾因意外導致全身癱瘓希望能安樂死,有記者以此為例詢問霍金是否曾因身體殘障而感到沮喪,又怎么克服的?
“他有自由選擇結(jié)束生命,但那將是一個重大錯誤。”霍金說,“無論命運有多壞,人總應有所作為,有生命就有希望。”聽來像老生常談,然而這發(fā)自霍金的心聲,就是最有說服力的勉勵,因為他的行動已證明了一切。
到底人類可否在其他星球上居住?此等疑問由這位宇宙論大師解答最為適合。霍金認為,估計人類大約在20年后便可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40年后就可到火星。但這兩個星球都缺乏甚至沒有大氣,而且體積太小,不適合人類居住。人類恐怕再找不到比地球更好的地方了。
霍金還表示,人類現(xiàn)在面對溫室效應,疾病和核戰(zhàn)的威脅越來越大,只要人類不自相殘殺,就可以在100年內(nèi),找到另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體。
當被問及科學研究對發(fā)展經(jīng)濟的效用時,霍金表示,科學研究只是基于科學研究的考慮,但科研有時能帶動經(jīng)濟效益,例如計算機及遺傳基因等。
對于有興趣研究科學和宇宙論的香港年輕人,霍金則鼓勵可以仿效他本人,不斷探訪生命的起源,“若能發(fā)現(xiàn)前人未為的事情時,那種振奮和樂趣是無可比擬的。”他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如是說。
多年來身軀不能動彈且不能說話,還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做研究……但這些因素并沒有成為霍金與孩子之間的阻隔,他的兩個兒子和1個女兒個個在霍金心目中迷人可愛。
“即使孩子都已經(jīng)長大獨立了,我與他們的關系依然十分密切。”他透露,此次同行來港的女兒露西正與他合著一本兒童科學讀物。他笑言,經(jīng)常與子女分享宇宙奧秘,就像哈里波特一樣,但他漫游的是科學世界而不是魔術境界。
在短短約20分鐘的記者會上,霍金回答了4個預先挑選的媒體提問,全部由香港科大校長朱經(jīng)武代問。
霍金平日與人溝通時是通過眼球的活動控制計算機打字組句以表達意思,他的速度為1分鐘選出3到5個字,可謂字字千金。
會后,霍金出席了一項植樹儀式,在科大即將興建的高等研究院的地皮上栽種了一棵“福木”,寓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霍金將于6月15日在科大主持一場題為“宇宙的起源”的公開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