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未來新一代載人飛船
美國新一代“獵戶座”多用途乘員運輸飛船,將用于執(zhí)行登陸火星或小行星;
俄羅斯在積極設計自己的下一代載人飛船,提升未來新型載人飛船的乘組人數(shù)
在航天飛機退役之后,美國一方面通過租用俄羅斯聯(lián)盟號飛船的艙位維持與國際空間站之間的人員運輸,另一方面啟動了商業(yè)軌道運輸服務計劃,將近地空間的天地往返運輸服務交給軌道科學公司和太空探索公司等私人企業(yè),執(zhí)行了“龍”飛船任務等針對國際空間站的運輸服務。此外,美國宇航局保留了已取消的“星座”計劃中研制新型載人飛船的任務。
新一代的“獵戶座”多用途乘員運輸飛船可以乘坐4—6名航天員,在充分繼承阿波羅飛船的構型形式基礎上,各個分系統(tǒng)均采用了目前最先進的技術。它最終將用于執(zhí)行登陸火星或小行星的飛行任務。預計在2030年左右實現(xiàn)登陸火星的任務。
俄羅斯也在積極設計自己的下一代載人飛船。由于受聯(lián)盟號飛船只能乘坐3人的限制,國際空間站目前的利用率不高。未來新型載人飛船的乘組人數(shù)均有較大提升,這也是天地往返運輸從探索階段走向成熟階段的標志。
人類必然走向更深更遠的空間。由于目前載人航天活動主要依賴化學燃料的火箭技術,即使往返火星也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這樣的飛行任務還有很多的航天器工程技術、生命保障技術乃至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
科學家們也對未來太陽系內(nèi)載人飛行任務的途徑進行了研究。目前普遍的觀點認為:必須采用核動力火箭來突破化學燃料火箭帶來的瓶頸。這是因為化學燃料所包含的能量非常有限,而核反應堆可以在很長時間內(nèi)提供巨大的能量。科學家們提出的載人登陸木星的衛(wèi)星,甚至土星和太陽系邊緣的飛行任務,都是在這一假設下提出的,而這樣的任務或許在本世紀內(nèi)有望實現(xiàn)。(楊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