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復”能否“柳暗花明”,尚需沖突各方間信任措施的建立
8月1日,朝鮮外務省發(fā)言人在平壤表示,朝鮮將無條件參加六方會談。此前,朝鮮外務省第一副相金桂冠率團訪問紐約,并于7月27日和28日同美國對朝政策特別代表博思沃斯率領的代表團舉行了高層會談。朝方表示,“朝美高層會談真誠而富有建設性”,而“無條件地盡快重啟六方會談和根據(jù)同步行動原則全面履行《9·19共同聲明》,是朝鮮的一貫立場。”
由此看來,經(jīng)歷新一輪的朝韓互動特別是朝美互動后,2010年內(nèi)一度出現(xiàn)劇烈動蕩甚至瀕臨戰(zhàn)爭邊緣的朝鮮半島安全形勢,似乎出現(xiàn)了緩和的明顯跡象,擱置已久、命運多舛的六方會談也出現(xiàn)重啟的曙光。然而,鑒于既往半島安全局勢演變中屢次出現(xiàn)“談判-危機-談判-危機”的周期性循環(huán),對于半島局勢的未來走向人們只能持謹慎的樂觀。
朝鮮半島安全局勢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現(xiàn)實和潛在的危險性源自于沖突各方信任的缺失。
首先是朝鮮與美國互信的缺失。對于朝鮮政權(quán)的現(xiàn)實存在,美方并未予以足夠的尊重。對于朝鮮的利益需求,特別是安全需求,美國方面并未從戰(zhàn)略高度予以必要的關注和考量。長期以來,美國視朝鮮為另類國家,美國的朝鮮政策基本上是政治上(利用多邊場合)“圍堵”和“封殺”;經(jīng)濟上制裁;軍事上通過例行的“乙支焦點透視”等聯(lián)合軍演,對朝鮮進行戰(zhàn)略擠壓,甚至不惜采取某種程度上的戰(zhàn)爭邊緣政策。即使出現(xiàn)克林頓任期內(nèi)的短暫緩和,朝美關系中始終無法抹去濃重的對抗性的色彩。而朝美實力對比的不對稱性和長期以來相互溝通渠道的缺失,也在相當程度上放大了朝鮮對美國對朝意圖的懷疑和擔心,迫使朝鮮選擇“危機外交”的對外行為方式。
其次是朝鮮與韓國互信的缺失。半島安全形勢一旦惡化,朝鮮和韓國無疑是最大的受害者。這一點雙方都應有共識。毋庸置疑,朝韓雙方在信任措施建立方面均已作出一定努力,特別是民間的交流和經(jīng)濟領域的合作日漸增多,但這對于消除朝韓半個多世紀的隔閡和敵意而言遠遠不夠。近年來,李明博政府推行的對朝強硬路線,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金大中時期對朝推行“陽光政策”初步打下的朝韓和解基礎。而少數(shù)大國的幕后推手,又加大了朝韓關系的脆弱性,導致朝鮮半島緊張局勢持續(xù)升溫。2010年“天安”號事件及延坪島事件后,朝韓關系再次墜入低谷。